發布時間:04 6 2011 11:39AM 來源:互聯網
這 一年來,我應邀在廣東和北京不間斷的做了一些關于配飾的課程分享,來聽課的學員有做了若干年的家裝設計師,還有一些應屆畢業生,大家的困惑,讓我的感觸很多。
大學的知識結構還是缺少與經濟市場的接軌,致使很多設計師一直停留在外觀的衡量標準,與市場嚴重脫節。這讓我想起我自己的設計經歷,大二那年,我第一次在某知名品牌做兼職設計,幾個通宵后拿出了自認為滿意的第一份設計,卻被公司領導簡單的反饋了4個字——“紙上談兵”,當時給我的觸動很大,也讓我有了清晰的認識——商業設計不是作品創作!沒有市場經驗,不懂客戶心理,憑什么能設計出符合市場的設計,好看的設計不等于好的設計!自此,我決定在不了解市場的前提下,不會再做設計了。所以,在之后的幾年內我歷經了各種可與市場接觸的崗位工作。在對國內外市場、客戶心理、產品工藝和品質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,我才開始重新再做起了設計。所以,現在很多設計師遇到的迷茫我是很能理解的。
如果各大學的課程能有30%的比例與市場知識和實踐直接掛鉤,那我相信很多設計師可以少走很多彎路,也可以減少應聘時因為是應屆畢業生而遭到的拒絕。在此,我只能給那些想做配飾設計的,尤其是在校的學生一點小建議,有機會時就多去市場看看,多動嘴問問,不要只是走馬觀花。多了解國際的發展動態,多關注服裝的流行,那是家居行業的風向標。只是天天悶在校園里只會讓你離市場越來越遠。
相關閱讀
|